泸州管理处以“四提升”开展第一阶段地灾和病害隐患专项大排查大整治行动

发布日期:2024-05-13 发布来源:泸州管理处 阅读量:934次

{BH[2~}]ZMN6I9M(V~GA%3K_tmb.jpg

~[Q$4SEGCDW]~2KD}Q~RYAE_tmb.jpg

_9C~Z7_V9]E5CZN[7W5JX$G_tmb.jpg

今年5月以来,受连续强降雨影响,隆纳高速安全生产及防汛保畅工作形势严峻。为深刻汲取广东梅大高速茶阳路段塌方灾害教训,泸州管理处严格落实公司“134”工作举措,各层级身体力行,笃行实干,发扬连续作战精神,以“四提升”为抓手,持续开展汛期安全防范和隐患排查整治,坚决织密安全生产“防护网”。

一是“一盘棋”提升责任高度。公司领导班子靠前指挥,实地查看沿线路段边坡、桥梁涵洞等重点区域,明确排查整治内容;联合“一路三方”召开安全环保暨防汛减灾工作会、隐患大排查大整治专题工作布置会、“五一”节保通保畅工作总结会等5次,形成协同联防、齐抓共管的良好开局。二是“一主线”提升聚识广度。坚持“安全第一、预防为主、综合治理”的方针,秉持万无一失的观念,聚焦隆纳段边沟、桥梁涵洞、服务区、交安设施、施工区域、跨江跨河重点桥梁、易拥堵收费站、事故多发路段、易发地质灾害高边坡等重点区域开展全方位、拉网式、起底式安全隐患排查,分级分类建立隐患清单台账及“一坡一册”20册,明确整改时限和措施。三是“一导向”提升工作精度。不断优化应急预案,做好应急物资准备,结合实际制定《交安巡查管理办法》《养护巡查管理制度》《管护巡逻及清障救援实施细则》等制度,明确巡查内容,采用“人防+技防”手段规范开展工作;监控中心增加轮巡频次日均96次,消除道路安全隐患64起,通过沿线情报板及时发布天气预警、路况信息等出行提示200条,转发各级地灾预警信息62条,统计上报地灾隐患排查数据14条,严防地质灾害和公路病害造成人员伤亡。四是“一聚焦”提升贡献硬度。坚持“三级巡查打卡制”,增加白天夜间安全隐患排查及巡逻频率,5月2日至11日,共出动194人次,车辆65辆次,共排查路线1040公里、桥梁141座、边坡711座,处治路面病害38处、修剪绿植49处、边沟清理41处,夜间应急抢险处置6处;管理处负责人坚持每日带头调度,值班人员坚持24小时在岗值守,“在线”守护道路平安。

下一步,泸州管理处将持续“拧紧发条”,深入开展大排查大整治,动态排查隐患风险,针对性落实防范、治理责任和措施,为主汛期防灾工作打下坚实基础,确保风险不升级、工作不断档、安全不停步。